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本站首页 -> 团情快讯 -> 正文

青春赋能乡振,实践点亮担当|贵阳学院师生赴岑巩开展“三下乡”调研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 来源:   点击量:

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青年学子以专业实践赋能基层发展,2025年7月8日,贵阳学院组织139名志愿者、14位带队老师,奔赴岑巩县平庄镇、凯本镇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调研活动,以青春力量解码乡村振兴路径。

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“青春黔行 助农筑梦”为主题,围绕理论政策宣讲、爱党报国教育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、服务产业发展、服务乡村振兴、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、民族团结设置7个专题实践团。

清晨7:30,师生于校园集结完毕,8:15准时启程。此次实践聚焦岑巩产业发展亮点——有经济开发区纳入2024年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外贸提升区、国家水稻制种基地建设,深入挖掘乡村振兴“密码”,助力基层发展破局。

抵达目的地后,师生迅速下沉到乡村一线,开展沉浸式调研。

在平庄镇水稻制种基地。当地村委负责人介绍:“现在的农业发展订单稳、技术扶、收益增,日子更有奔头!” 志愿者们挎着相机走进田间,镜头里定格下标准化种植的规整田垄,笔记本上细细记下“按标准种、凭订单销”的运作细节,梳理水稻制种等各产业带富乡亲的门道。

调研团队走进村民家中、村委办公室,与群众唠家常、问需求,收集产业参与后的生活变化与发展期待;与村干部交流乡村建设规划,了解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进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得到了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,学生们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,融入地质灾害防治调研,询问防灾知识普及度、预警机制建设情况,守护乡村发展安全底线,以对话与问卷,了解岑巩乡村振兴全景。

在凯本镇大寨村幼儿园里,志愿者们有序开展宣传与支教活动。组织小朋友们参与游戏时,以趣味互动传递安全知识,引导幼儿在玩乐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,让知识传递与童真童趣相结合,为乡村学前教育注入青春活力。

接下来,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内容,用镜头剪辑乡村影像,以数据撰写调研报告,借新媒体传播岑巩故事,让基层发展活力与青春实践价值被更多人看见。

此次“三下乡”,是贵院学子课堂知识与乡土实践的深度融合,更是专业技能与责任担当的双重淬炼。未来,师生将持续扎根基层,以青春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答卷,为赋能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,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彰显青春作为!

下一步,贵阳学院校团委将持续深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品牌,聚焦实践育人目标,结合学校学科特色、发挥专业优势、丰富活动内容,务实推进举措,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,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以青春之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。


文章|贵阳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母钰泠

图片|贵阳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王先越 周品源 唐雨洁 罗荀

编辑|贵阳学院团委宣传部 杨玉钗

一审|周婷婷

二审|杨梅

三审|肖万宁